丹尼士 (Hestair Dennis) 車廠在 1977 年回歸巴士生產市場後,先後推出統治者 (Dominator) 及針對本港市場的祖比倫 (Jubilant) 兩款雙層巴士車款。與此同時,丹尼士亦推出達智 (Dart) 車系,並以中型單層巴士 (midibus) 為定位,填補當時歐洲小巴及大型單層巴士之間的市場空缺。
早期達智車系為前置引擎設計,惟僅在 1978 年及 1980 年先後生產過各 1 部車輛,其後丹尼士車廠順應歐洲市場採用後置引擎巴士的趨勢,在 1988 年 10 月推出後置引擎版本。與此同時,希斯頓集團 (Hestair Group) 在同年 11 月宣佈,出售丹尼士車廠及都普 (Hestair Duple) 車身廠,並由 Trinity Holdings 在 1989 年全面收購,易名為 Dennis Specialist Vehicles。
廠方提供樣版車試用
本港首 2 部達智,由丹尼士車廠在 1990 年透過本港代理商,向九巴和九廣鐵路各提供一部 9 米版樣版車試用一年。這 2 部車輛配上廠方當時指定的康明斯 (Cummins) 引擎、Allison 波箱及都普 (Duple) Dartline 車身。
不過車輛抵港時,Dartline 車身生產權已在 1989 年,由被母公司 Trinity Holdings 凍結業務的都普,轉讓至同屬英國車身製造商的 Carlyle,其後 Carlyle 車身廠在 1992 年結業,車身生產權再轉售予 Marshall Bus 生產;然而,都普其後仍然繼續為丹尼士車系生產車身,直至 2001 年合組為 Transbus International 為止。
購入樣版車續分批增購
九巴及九鐵試用一年後未有即時購入,直至 1992 年訂購 20 部 10 米版達智 (AA3 - 22),才購入這 2 部樣版車並編為 AA1, 2,當中前者改裝為九巴流動服務中心,後者則編為荔枝角車廠用車。首批 20 部量產型車輛在 1993 年陸續出牌,機械配置與 AA1, 2 相同,惟改配都普 T04 型車身。
首批量產型車輛抵港之際,九巴再增購第 2 批 26 部量產型車輛 (AA23 - 48),首 20 部配經改良的都普 T34 型車身,其餘 6 部則配首見於本港專利巴士的 Northern Counties 車身。整批車輛機械配置與前批相同,其中 AA24, 28, 29, 32 - 36, 42 裝有手動減速器,並在車頭防撞桿增設霧燈,主力行走途經荃錦公路的 51 線(錦田←→荃灣如心廣場)。
不過,部份車輛在九巴行走一段日子後便告易手,其中 AA43 - 47 在 1997 年 3 月轉售至與藝東有限公司合營的落馬洲至皇崗口岸過境穿梭巴士線,至於 AA51, 54, 56 - 59 則在 2002 年底轉售至當時同屬新鴻基地產旗下子公司的珀麗灣客運,行走珀麗灣居民巴士線。
本港首款低地台車款
1995 年,丹尼士研發達智的低地台版本飛鏢 (Dart SLF) 車系,改配康明斯歐盟一型引擎及 Plaxton 車身,並隨即獲九巴青睞購入 2 部 (AA49 - 50),及在翌年再增購 10 部 (AA51 - 60),成為全港首批超低地台 (Super Low Floor, SLF) 及提供傷健設施的專利巴士車款,為其後本港專利巴士低地台化的先驅。
直至 2003 年,由於九巴旗下個別路線對單層巴士有一定需求,適逢新巴車隊過剩,九巴遂在同年年底從新巴購入 10 部 10.7 米版車輛 (#2018, 2026, 2027, 2029, 2030, 2036, 2037, 2039, 2040, 2041),主要行走 211 線(翠竹花園←→黃大仙鐵路站【循環線】),並為本車型唯一一批雙門上落的車輛。
車型近況
本車型首 2 部車輛 AA1, 2 已在 2008 年初率先除牌退役,其餘大部份由九巴一手購入的車輛,均在 2010 年至 2012 年間悉數除牌退役。據知 AA1 (EP5213) 已獲私人保留,至於 AA8 (FN7282) 及 AA60 (HC1932) 編為訓練巴士後則先後在 2015 年及 2017 年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