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巴篇富豪奧林比安空調十一點三/十二米

NWFB Volvo Olympian (A/C) 11.3/12m

最後修訂日期︰01/07/2018

 

車型介紹

  1998 年港島巴士專營權易手,新巴從中巴手上接過港島路線專營權時,同時購入 199 部巴士,以協助短期車隊交接,當中包括 62 部 11.3 米富豪奧林比安空調,與此同時 VA62 及 VA64 則被中巴保留,後來由城巴購入編為 #9041 - 9042。

  當中原中巴 VA51 - 64 並非採用中巴標準藍、白色車身色彩,而是配上銀、藍色車身色彩,屬當時中巴車隊中僅有,車內亦率先採用二加二座位編排,亦是中巴在專營權結束前最後一批引入的巴士。至於 VA1 - 50 則採用中巴標準空調巴士規格,包括設三加二座位編排,部份車窗設有通風窗。

(... 閱讀更多 )

 

車型剪影

 

車型規格

車型資料Olympian
底盤建造Volvo
車身建造
VA1 - 61, 63, 67 - 76Alexander Type RH
VA65 - 66Plaxton Palatine I
車輛體積
VA1 - 61, 6311300 x 2480 x 4382 mm
VA65 - 6611987 x 2500 x 4384 mm
VA67 - 7611978 x 2500 x 4420 mm
總載客量
VA1 - 30125 人
VA31 - 50133 人
VA51 - 55120 人
VA56 - 61, 63122 人
VA65 - 76135 人
上層座位
VA1 - 61, 6353 人
VA65 - 7657 人
下層座位
VA1 - 3040 人
VA31 - 5030 人
VA51 - 5537 人
VA56 - 61, 6339 人
VA65 - 7642 人
下層企位
VA1 - 3032 人
VA31 - 5050 人
VA51 - 61, 6330 人
VA65 - 7636 人
引擎型號
VA1 - 30Cummins LT10-B245 ( 10014c.c. )
VA31 - 50Volvo TDC100G ( 10014c.c. )
VA51 - 61, 63, 65 - 76Volvo D10A245 ( Euro 2, 9603c.c. )
最大馬力
Cummins LT10-B245, Volvo TDC100G245hp @ 1900rpm
Volvo D10A245245hp @ 2000rpm
最大扭力
Cummins LT10-B245, Volvo TDC100G1050Nm @ 1250rpm
Volvo D10A2451050Nm @ 1450rpm
波箱配置
VA1 - 61, 63ZF Ecomat 4HP500( 4 前速)
VA65 - 66Voith DIWA863( 3 前速)
VA67 - 76Voith DIWA863.3( 3 前速)
座椅配置
VA1 - 50, 65, 66New China
VA51 - 55春山牌 CS00322-IA 型 + Trendtex
VA56 - 61, 63Trendtex
VA67 - 76Lazzerini 配頭枕
牌箱配置
VA1 - 30捲軸布牌
VA31 - 61, 63, 65, 66Hanover 黃色磁翻板顯示屏
VA67 - 76LiteVision 橙色 LED 顯示屏
登記年份
VA1 - 241994 年
VA25 - 301995 年
VA31 - 501996 年
VA67 - 761997 年
VA51 - 61, 63, 65, 661998 年
車型總數74 部
除 VA27, 58 - 60 外,其餘車輛已於 2015 年 9 月悉數退役
 

補充資料

車隊編號更改時期更改項目更改前項目備註
VA31 - 502000 年拆除座椅闢出企位上層 65,下層 40,企位 33
VA1 - 302001 年改為二加二座位編排上層 64,下層 40,企位 33
VA31 - 502001 年改為二加二座位編排上層 65,下層 30,企位 50
VA65 - 662001 年改為二加二座位編排上層 68,下層 42,企位 36
VA51 - 552009 年拆除座椅改置儲物櫃上層 53,下層 39,企位 30
 

車型面面觀

  • 除 VA65, 66 所有 VA 均採用亞歷山大 RH 型車身,牌箱兩旁平直的頭幅線條成為了一大標記。
  • VA1 - 30 車尾車牌內嵌在冷氣散熱網上方,變相「趕絕」車尾橫幅廣告,牌箱則設在車窗上。
  • 首批量產型 VA 原採用 3+2 座位編排,其後新巴翻新車廂時改為 2+2 座椅編排。
  • 翻新後座椅採用 New China 出品,更改座椅編排後上層載客量亦由 64 人下調至 53 人。
  • 首批 VA 採用亞歷山大 RH 型舊款車身,車頂與車頭擋風玻璃的空隙較大。
  • 首批 VA 退役前約半年,車上的 Roadshow 屏幕提早移去,餘下繼續懸吊的鐵架。
  • 懸吊在冷氣槽下方的潛望鏡鏡片為方形,有別於九巴同款採用的圓形。
  • 由於冷氣槽闊度較窄,故無間斷光管可以連貫跨過樓梯口,提供充足照明。
  • 上層冷氣槽翻新後採用新巴標準的弧型設計,無間斷光管鋪設在冷氣槽旁側,設計實用。
  • 由於上層不設電鐘帶,故翻新時加設扶手柱之餘,亦同時安裝多個電鐘按掣。
  • 上層尾排設有 5 張座椅,留意 VA1 - 30 車尾牌箱位於車尾窗之上,故此太平窗的高度較矮。
  • 下層尾排同設 5 張座椅,中間座椅附設手把,代替其他車型中常見的直立扶手柱。
  • 下層兩邊輪拱設有橫向座椅,合共提供 40 個座位。
  • 下車門後方設 32 個座位,車廂以扶手柱為主,扶手吊環明顯較少。
  • 下層右排冷氣入風口及樓梯間仍設有一節短光管照明,冷氣槽側亦另設球形出風口。
  • 冷氣入風口位於下層中部,該處不設照明光管,僅加上扶手包圍組件方便乘客站立。
  • 下層無間斷光管鋪設在車窗上方,光管及冷氣槽之間的天花另設喇叭。
  • 下層右排設有 8 張橫向座椅,惟受制於底盤轉向組件,靠近車尾的 3 張座椅需稍為移前。
  • 在下層樓梯後方設有一條水平較矮的橫向扶手,設有電鐘按掣,設計貼心。
  • 下層縱向及橫向座椅間水平有明顯落差,惟橫向座椅不設手把,舒適度稍遜。
  • 冷氣槽底部鋪有電鐘帶,從車尾一直延伸至車頭,兩側設有球形出風口加強送風。
  • 右排無間斷光管鋪設至太平門前,太平門與其他車窗同樣採用圓邊設計。
  • 下車門兩旁以防火板分隔,而上半部則以玻璃分隔,不過並未有裝上電視屏幕。
  • 上下車門間左排設有 6 張橫向座椅,留意中間旁板凸出之處,內藏頭軸轉向系統。
  • 下車門組件右端設有鐘燈,惟不設警告燈箱,關門時只會發出蜂鳴聲提醒乘客。
  • 下層樓梯口正對下車門,方便上層乘客離開車廂,留意車門開關的掩蓋設計與九巴相同。
  • 第二批量產型由 VA31 開始,翻新後換上 Hanover 電牌,取代原來的捲軸布牌。
  • 從 VA31 起車尾線條略為修改,冷氣散熱裝因應空調系統轉為一幅過,牌箱改置於尾窗下方。
  • VA31 - 50 翻新車廂後同樣採用 New China 座椅,並改用 2+2 座位編排。
  • 因應運輸署要求,新巴已於 2007 年陸續為旗下車輛上層車頭加裝多一條橫向扶手柱。
  • 相比九巴採用的圓形潛望鏡鏡面,新巴採用的方形鏡面視野明顯較差。
  • 上層樓梯前設有 3 排座椅,留意左行第 2 排扶手柱並不設電鐘按掣。
  • 翻新後冷氣槽改為弧型設計,並設推拉式出風口,喇叭及無間斷光管則鋪設在冷氣槽側面。
  • 無間斷光管由於光管長度問題,未能完全延伸至車尾,留有一小段空間。
  • VA31 起轉用新款 Denso 冷氣系統,車尾牌箱移至尾窗下方,提起尾窗高度。
  • 下層尾排同設 5 張座椅,冷氣入風口則設在尾排上方。
  • 車廂翻新前一年左右,新巴將下層 10 張座椅拆除,闢出大型企位空間,企位高達 50 人。
  • 留意在企位上方的冷氣槽出風口間隔明顯較密,有助改善車廂站滿乘客時的通風。
  • 下層左排闢出企位空間後,新巴亦加裝縱向扶手柱,方便乘客緊握扶手。
  • 下層右排的企位空間佔去 2 節車窗,通道旁同時加裝直立扶手柱及扶手吊環。
  • 對正下車門的冷氣槽側面,加設數個出風排口,減少開門時倒流入車廂的熱風。
  • 由 VA31 開始冷氣槽中間設有裝設扶手柱的坑道,旁側另設電鐘帶。
  • 上下車門之間設有 6 張座椅,設計與前批並無分別。
  • 駕駛室及樓梯之間的空間設有 2 張闊版座椅,上方另設照明光管。
  • 左側牌箱位於下層側窗上方,設有掩門方便維修,留意下層電鐘帶一直延伸至上車門旁。
  • 上車門側的組件上設有 2 塊鐵牌,左邊屬客滿牌,右邊則懸空,供有需要時貼上資料。
  • 太平門設計與前批相同,上下層車窗同樣採用圓邊設計。
  • 下車門兩旁設有防火板及玻璃分隔,車門上方組件分別設有鐘燈及太平門掣。
  • 因應翻新時加裝電牌,儀錶板左方加設組件,縱向裝設 Hanover DERIC+ 牌箱控制器。
  • 駕駛室上方設有 Roadshow 系統總掣及冷氣控制器,閘燈下方另外加設車尾閉路電視屏幕。
  • 新巴從中巴接收 VA51 - 61, 63 後,替換車身組件移去左側牌箱,並在上車門旁的車窗加裝電牌,VA56 作為改善工程中首部試驗車輛,翻新後仍然保留懸空的牌箱。
  • VA63 在中巴服役時,曾在 1997 年誤闖啟德機場低層停車場入口,削去上層大半車廂,復修後不久迅即轉至新巴,上層淺綠色的車窗便成為了此車復修後的標記。
  • VA51 - 61, 63 車尾設計有別於九巴同批車輛,並無在太平窗兩側加裝危險警告燈。
  • 上層車頭電視屏幕已換成 16:10 尺寸,同時加裝橫向扶手柱。
  • 由於上層天花不設電鐘帶,故上層其中 4 條扶手柱加設了電鐘按掣。
  • 出牌時車廂已選用 Trendtex 座椅及 2+2 座位編排,方形冷氣槽仍然沿用。
  • 上層冷氣槽只設長形出風口,調節風量及送風角度均有限。
  • 第 3 批量產型 VA 上層潛望鏡轉用圓形鏡面,與九巴款式看齊。
  • 上層無間斷光管沿冷氣槽側鋪設,從車頭一直向後延伸。
  • 上層喇叭位於冷氣槽下方,有別於九巴裝設在側面,對部份座位構成較高聲浪。
  • 上層尾排設有 5 張座椅,留意尾 2 排扶手柱不設電鐘按掣,略為不便。
  • 下層尾排同設 5 張座椅,兩邊冷氣入風口前方裝有扶手吊環,方便乘客離開座位。
  • 下層輪拱改為倒頭位設計,留意冷氣槽下長形出風口不能調較送風量及角度。
  • 下層 39 個座位有 32 個設在下車門後方,靠近下車門 4 個座位已換上座墊列為「關愛座」。
  • 下層冷氣槽側面設有排口送風,而下層電鐘帶僅延伸至尾軸上方,未有延伸至尾排。
  • 冷氣槽底部設有凹位鋪設扶手,從下車門起一直延伸至尾 2 排。
  • VA51 - 55 未改裝為開篷巴士前原於此處設有 2 個座位,與 VA56 - 61, 63 相同。
  • 本批車輛中只有 VA56 仍然留有左側牌箱,故在上落車門間橫向座椅上方仍然留有掩門。
  • 下層車廂進行改善工程後已鋪設無間斷光管,一直延伸至尾 2 排。
  • 下車門上方組件設計簡約,鐘燈右邊的掩門內裝太平門掣可於緊急時開啟下車門。
  • 新巴在 2009 年將 VA51 - 55 改裝為開篷巴士,並在車尾加裝人力車斗篷配合路線形象宣傳。
  • 與左邊未有改裝的 VA60 相比,改裝後頭幅設計大致保存,連帶上層車頭屏幕亦保留下來。
  • 移去車頂後,為確保座椅防水耐用,上層所有座椅改為內地製春山牌塑膠座椅。
  • 塑膠座椅不設頭枕,座椅顏色選用與車身色彩相同的紫色,份外鮮明。
  • 座椅背部張貼中、英及日文三語告示,勸告乘客不要在行車時站立及將身體伸出車外。
  • 上層車尾加裝人力車斗篷裝飾,由鋼架固定,留意尾排座椅下加裝了地台燈方便夜間行車。
  • 與城巴開篷空調巴士相同,樓梯上方加裝頂蓋,防止雨水流入下層車廂。
  • 頂蓋內設有風閘對正下層樓梯口,當巴士鬆手掣前進時,風閘便會啟動防止下層冷氣流失。
  • 新巴翻新時將樓梯下方的座椅拆除,改置儲物櫃放置小冊子及報站系統主機。
  • 樓梯的地台膠及防滑邊緣,在改裝時同時翻新,避免乘客易於梯間滑倒。
  • 下層沿用 Trendex 座椅,另由於樓梯旁板設有風閘入風口,電視屏幕需改裝在下車門旁邊。
  • 下層下車門後方的車廂佈局,除了貼上路線宣傳廣告外,並無任何改動。
  • 改裝為開篷巴士後,電視屏幕改為播放路線沿途的景點介紹,部份座椅下方設有喇叭,上層雖然空曠但音量充足,至於潛望鏡鏡面因裝設角度太低無法兼顧後排,由閉路電視鏡頭所取代。
  • 儀錶板在改裝後並無大改變,只於波掣上方加裝屏幕,顯示以微軟 Windows 作業系統為界面的報站系統。車長可以透過錢箱旁的數字鍵盤,控制報站系統及屏幕顯示。
  • 下層電視屏幕安裝在附於扶手的鐵架上,至於下車門並不包括在是次改裝工程內。
  • 車尾加裝斗篷後,牌箱需配合下移,閉路電視鏡頭則改裝在牌箱左邊,車牌則改置在防撞桿上。
  • 從香港空運貨站 (HACTL) 在 2000 年購入的 2 部巴士獲編為 VA65, 66,規格與城巴 #586 - 620 相同,採用雙扇上車門設計。
  • VA65, 66 作為 2 部僅有配上 Plaxton 車身,車牌上方設有 2 盞細燈照明,有別於新巴以往將細燈設在左右兩側的設計。
  • 上層車廂原採用 3+2 座位編排,後來翻新為 2+2,並採用 New China 座椅。
  • 上層車廂只有右排設有扶手柱,無間斷光管則鋪設在冷氣槽側。
  • 置中的潛望鏡是 Plaxton 車身特色,鐘燈及電視屏幕亦因而靠左安裝。
  • 冷氣槽僅延伸至第 2 排座椅上方,車廂光管亦因而需分開鋪設。
  • 上層冷氣槽採用推拉式出風口,電鐘帶則鋪設在無間斷光管及喇叭之間。
  • 上層尾排設有 5 張座椅,配上 Plaxton 車身後上層太平窗的面積尤其闊大。
  • 下層輪拱裝設橫向座椅,扶手柱上的電鐘按掣悉數朝向通道而非車尾,設計獨特。
  • 雖然冷氣入風口設在車尾,但新巴並未有仿傚 VA31 - 50 將車廂中部闢出企位。
  • 冷氣槽下方鋪設電鐘帶及推拉式出風口,側面則設有球形出風口送風。
  • 在下層右排的橫向扶手柱上,可以找到橫置的電鐘按掣,並非裝在垂直的扶手柱上。
  • 電鐘帶及鋪設在冷氣槽坑道的扶手柱一直伸延至車尾,冷氣入風口組件較小,遠看並不起眼。
  • 下層尾排同設 5 個座位,由於尾排兩側均有空調系統組件佔用空間,令座椅裝設緊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