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丹尼士 Enviro500 車系( Dennis Enviro500 )
車系介紹
□ 頁一)車系介紹
■ 頁二)底盤介紹
□ 頁三)伸延閱讀
【 三軸 12 米底盤(歐盟三型) 】
(左圖) Enviro500 在底盤設計上雖然師承前一代產品三叉戟,但在改良過程中仍然與三叉戟有不少相異之處。從右邊看最明顯的分別,就是油缸由過去三叉戟時分成 2 個各自置於兩邊中軸前方,改為現在一個體積特大的油缸放在右前軸後方。雖然油缸容積由三叉戟的 500 公升稍為下調至 470 公升,但仍然足夠香港營運環境的需要,上方剛好由直樓梯所覆蓋。
與此同時,駕駛室下的車架佈局亦有改變,中尾軸的側架亦有明顯的改變。
(左上圖) 從較高角度俯瞰整台底盤,可以看到 Enviro500 在底盤上增添了不少細小支架,這也是新底盤最能體現所謂「車身底盤一體化」的特點。因為這些支架在隨後裝配車身時,正是用作下層的地台架之用。
有別於過去例如奧林比安及巨龍車系的底盤,由於底盤可以配上不同車身,所以地台架往往於裝配工序後期,在鋪設地台時才安裝地台架,但 Enviro500 一早已經有選定 Alexander Dennis 自家的車身設計,底盤早在出廠時就已經裝好了所有下層地台架。雖然在廠方的規格表中列明,Enviro500 底盤可以配上其他廠方設計的車身,但由於市場上一直未有其他選擇,故此現時仍然只能選用廠方原裝的 Enviro500 車身。
(左下圖) 圖為在 2003 年九巴傑出車長選舉展出的 Enviro500 12 米底盤,此台底盤於展出後 4 個多月便完成車身組裝,隨後成為了 ATE38( LB9785 )。
從這個角度更清楚看到廠方預先裝設好的下層地台架,甚至連下車門的位置亦經已預留好,無須待後期裝配車身時才切走最外邊的一段車架,用家在底盤運抵後就可以更快速裝上車身完成配置。此外,從駕駛室伸延出來的多條管道亦繞過油缸才轉到底盤的中央部份。
(右圖) 從左邊車尾看,已經看到左邊中軸及尾軸的側架經已與車尾連成一體。前軸與中軸之間架上一支臨時的鋼條,用以在運送途中固定底盤之用。從相中清晰可見放置在車尾中間的引擎,而引擎的生風口形狀亦有不同,車尾 3 個冷氣泵的位置也與三叉戟不同。
順帶一提,從康明斯引擎外觀的顏色,其實也大致可以分辨出引擎的排放標準。歐盟三型為綠色,歐盟四型則為紅色,近年推出的歐盟五型重用綠色。相中的底盤屬於量產型歐盟三型 Enviro500,引擎的顏色也順理成章為綠色。
(左圖) Enviro500 另一個比較起眼的改變,就是前軸左右兩邊的懸掛系統都收藏得相當妥當,多了幾個蓋板把車輪及氣袋等悉數遮蓋上,初步已經勾勒出輪拱的外型。值得留意的是,頭軸側架仍然沿用三叉戟的設計,並沒有偷薄,只是偷出了在蓋板與側架之間一個細小的三角形空間。
(右圖) 跟頭軸側架不同,中軸至尾軸的側架經已變成了一片相當薄的鋼板,與三叉戟由多條鋼架組成的設計截然不同。另外從圖中黃色標示的位置裡看,也清楚看到波箱剛好收藏在尾排座位的地台下方。
【 三軸 12 米底盤(歐盟四型起) 】
(左、右︰GK9636)
自從 Enviro500 提升至配歐盟四型引擎起,在九巴以外的新巴、城巴及港鐵均相繼引入 Enviro500。起初首批抵港的歐盟四型 Enviro500 規格均為一致,惟自新巴及城巴引入第二批 Enviro500 開始(即城巴 #8110 及新巴 #5518 以後),車廂配用「半直梯」節省梯間佔用樓梯的空間,而同時九巴及港鐵的 Enviro500 則維持採用「直梯」設計,令 Enviro500 出現兩種不同規格。
(左圖) 採用康明斯歐盟五型引擎的 Enviro500,仍然可見到底盤在出廠時經已裝上下層地台架。前軸蓋板以至中軸至尾軸的側架設計與首批量產型 Enviro500 基本相同。細心留意與右邊屬城巴購置的 Enviro500 底盤,可以見到九巴的底盤的右邊尾軸後方只有 1 個風缸,城巴的底盤同一位置則設有 2 個風缸。
(右圖) 從較側面看可以更清楚看到右邊尾軸後方只有 1 個風缸,而由於九巴購入的歐盟五型 Enviro500 仍然沿用直樓梯設計。因此在右邊前軸後方繼續有一個體積特大的油缸,油缸上方的管道配置以至位置,跟首批量產型比較可謂相差無異。
(GK9636)
(左圖) 上文說到對比城巴 Enviro500 在右邊尾軸後方少了 1 個風缸,從這個角度在左邊中軸前方就能找到答案。相信氣缸放在左中軸前是為了平衡兩邊車身的重量,避免當油缸、氨素儲存缸及氣缸等載重較大的機件放在右邊車身後形成兩邊載重不平均。
與此同時,因應歐盟四型引擎開始需要設置氨素儲存缸,以便在引擎排放廢氣時混入氨素進行催化減排。在九巴及港鐵歐盟四型及更後期的 Enviro500 裡,氨素儲存缸正是相中右邊中軸前方的銀色缸。
(左、右︰GK9636)
(左圖) 2010 年 10 月中旬丹尼士運來 4 台城巴底盤,成為後來的 #8197 - 8200。從其中一台的右側觀察,由於巴士採用「半直梯」設計,梯間下方的空間不足於安放一個特大油缸。為了維持油缸的容量,丹尼士廠方遂將油缸一分為二,採用類似三叉戟的擺法放在兩邊中軸前方。原本位於該處的氣缸及氨素儲存缸就「各散東西」,氣缸置於右邊尾軸後方與另一個氣缸緊貼裝設。至於氨素儲存缸就放在縮短後的梯間下方,氨素儲存缸及油缸的入口亦因此在「半直梯」下恰好與「直梯」版交換。
(右圖) 另一台新巴配歐盟五型引擎的 Enviro500,底盤規格與左圖的城巴相同,除了氣缸的位置以外車尾機件的結構大致與九巴的版本相同。留意由歐盟四型的底盤開始,大概是由於增設氨素儲存缸後影響了底盤兩邊的平衡,廠方在生產底盤時特別於兩邊中軸側架之間加接了一條橫向鋼條,有助進一步在搬運途中固定底盤。
【 三軸 11.3 米底盤 】
(GK9636)
(左圖) 港鐵於 2011 年落實向丹尼士購買 9 部 11.3 米丹尼士 Enviro500,底盤於同年 12 月陸續運抵。從高空俯瞰其中一台 11.3 米底盤,採用「半直梯」設計,油缸繼續一分為二放在兩邊中軸前方,氨素儲存缸放在樓梯下方,右前輪拱後延伸出來的鋼條,正是「半直梯」下層樓梯口之處。規格與新巴及城巴後期購置的 Enviro500 大抵相同。
雖然底盤在出產時經已裝上地台架,但仔細觀察仍然見到 11.3 米底盤在前軸及中軸之間由 2 條橫陣分為 3 節。與 12 米的最大分別在於前軸後的 1 節明顯縮短,恰好能夠容許右前輪拱後安放體積較細的氨素儲存缸。
(右圖) 以較高角度近攝底盤,更進一步從底盤的格局看來,油缸一分為二放在中軸前似乎是唯一的辦法。從上圖可見前軸後的一節支架因車長縮短而裁減長度,不能夠像九巴及港鐵的 12 米 Enviro500 般裝上一個特大容積的油缸。
再說即使撇除支架長度的考慮,將前軸後的支架維持標準長度而把中軸前的支架裁短,配上特大油缸後必須輔以「直梯」設計,變相「犧牲」了樓梯後方僅餘的低地台空間,變相令低地台巴士不設輪椅停泊區,低地台就淪為虛設了。
(GK9636)
(左、右︰GK9636)
(左上圖) 近攝頭軸及前跨,可見駕駛室下方的支架已經相當完整把電池箱及其中一個氣缸收藏起來。頭軸兩邊亦已經由多塊蓋板遮蓋,斜放在右前輪拱上以膠袋包裹的是電路板,連接儀錶板的電子屏幕顯示車輛相關狀態資訊。電路板會在裝上車身後收藏於司機座椅後方的旁板。
(右上圖) 從左邊底盤切去的下車門預留位可見,下車門緊貼著左邊油缸安裝。由於下車門採用外趟式設計,車門開啟時會往外推再橫向趟開,因此下車門不能夠貼近前軸,否則車門趟開時可能會與車輪碰撞令車門損毀。
故此穩妥及折衷的解決方法,就是把下車門安裝於油缸前,保持下車門與左前車輪留有一段距離,形成 11.3 米 Enviro500 在左前輪拱及下車門之間恰好只能放置 1 張座椅的小空間(右圖) ,也是整個下層車廂唯一一張設於低地台區的座椅。
(HKBRIC)
總結
(左︰「直梯」12 米 Enviro500 下層車廂;中︰「半直梯」12 米 Enviro500 下層車廂;右︰「半直梯」11.3 米 Enviro500 下層車廂) (HKBRIC)
Enviro500 貴為丹尼士第二代 12 米三軸低地台底盤,在底盤設計上與前一代的三叉戟可謂集傳承及改良的特色。近年正值香港首批空調巴士相繼退役的年代,Enviro500 及其他低地台大型巴士預料會陸續引入逐漸成為主流。不同巴士公司之間的規格差異也成為了巴士迷間熱門的討論話題,「直梯」與「半直梯」孰優孰劣的討論時有論及。
筆者無意在此一鎚定音,但觀乎車廂空間來說,「半直梯」的確為車廂提供更多座位。從實例可見,不論是採用「直梯」設計(左圖) 還是「半直梯」設計(中圖) ,下層依然提供 6 個低地台區座位。不過由於採用「半直梯」下減少佔用車廂空間,相比「直梯」版本上下層車廂均可以各加裝 1 排座椅,變相令車廂提供的座椅增加 4 個,下層可供乘客站立的空間大致相同。客觀上看來似乎唯一的交換條件就只是樓梯不能正對著下車門,孰輕孰重就看巴士公司到底「秉持」著甚麼原則了。至於 11.3 米底盤,由於底盤設計所限,油缸似乎不能不放在中軸前方。除非用家願意只設 1 個油缸騰出底盤空間,否則下車門後方設計上難以裝設低地台區座位(右圖) ,更遑論配置「直梯」設計。樓梯空間與車廂空間存在二元對立關係,巴士公司在選用配置時如何取捨,將對乘客能享用多少車廂空間影響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