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篇丹尼士三叉戟空調十點六/十一點三米

MTRC Transbus/Dennis Trident (A/C) 10.6/11.3m

最後修訂日期︰01/01/2018

 

車型介紹

  繼於 1997 年引入 15 部富豪奧林比安 (#225 - 239) 後,九鐵在 1999 年拍板購入首批低地台巴士。由於九鐵屬意購入 11.3 米低地台雙層巴士,當時富豪唯一一款低地台車款超級富豪奧林比安僅提供 12 米版本,故九鐵最終決定向 Transbus 招手,引入 22 部 11.3 米丹尼士三叉戟 (#601 - 622)。

  承繼過往九鐵購入新車提出個別要求的做法,這批新車亦有與其他巴士公司同期引入的丹尼士三叉戟不同之處,包括採用改良版亞歷山大 ALX500 型車身,車尾線條較為平直,是本港唯一一款配歐盟二型引擎的丹尼士三叉戟採用改良版車身。

(... 閱讀更多 )

 

車型剪影 ( #601 - 622 )

車型剪影 ( #701 - 747 )

車型剪影 ( #748 - 753 )

 

車型規格

車型資料Trident 2
底盤建造
#601 - 622Transbus International
#701 - 753Dennis Specialist Vehicles
車身建造
#601 - 622Transbus Alexander ALX500
#701 - 753Walter Alexander ALX500
車輛體積
#601 - 62211272 x 2456 x 4398 mm
#701 - 74710679 x 2500 x 4382 mm
#748 - 75311272 x 2500 x 4382 mm
總載客量
#601 - 622120 人
#701 - 747112 人
#748 - 753118 人
上層座位
#601 - 622, 748 - 75353 人
#701 - 74751 人
下層座位
#601 - 622, 748 - 75330 人
#701 - 74727 人
下層企位
#601 - 62237 人
#701 - 74734 人
#748 - 75335 人
引擎型號Cummins M11-305E21 ( Euro 2, 10824c.c. )
最大馬力305hp @ 2100rpm
最大扭力1250Nm @ 1200rpm
波箱配置
#601 - 622Voith DIWA864.3( 4 前速)
#701 - 753Voith DIWA863.3( 3 前速)
座椅配置
#601 - 622, 701 - 708, 713 - 717, 731, 741 - 745, 747Lazzerini
#709 - 712, 718 - 730, 732 - 740, 746, 748 - 753Scandus Scanflex Ergo
牌箱配置
#601Hanover 橙色 LED 顯示屏
#602 - 622Hanover 綠色磁翻板顯示屏
#701 - 753Hanover 黃色磁翻板顯示屏
登記年份
#601 - 6222000 年
#701 - 7531999 年
車型總數75 部
本車型已於 2017 年 12 月悉數退役
 

車型面面觀

  • 本車型車頭上下層擋風玻璃採用兩幅式設計,早期部份車輛車嘴全款鐵牌均齊備。
  • 除了 #601 使用 Hanover LED 橙牌,其餘車輛均採用 Hanover 翻磁板電牌。
  • 與新巴 11.3 米丹尼士三叉戟( #1400 系)相比,本車型下車門開關掣改置於車門左側。
  • 與 #700 系比較,#600 系車窗較淺色,轉用 Transbus ALX500 車身後車尾線條較平直。
  • 從新巴購入丹尼士三叉戟初期,巴士並未髹上九鐵車身色彩,僅貼上九鐵標誌。
  • 部份車輛被調往東鐵部,車身只有九巴而無九鐵標誌,屬東鐵部首批低地台巴士。
  • 全數車輛翻新前仍然保留新巴色彩座椅皮套及扶手柱,至 2008 年才開始陸續翻新。
  • 最初只有行走 K66 線巴士,因需倒車進入大棠總站裝有車尾閉路電視,後來已成標準設備。
  • 由 2007 年起港鐵陸續在尾窗上方加設閉路電視鏡頭,另外車尾燈號也於 2008 年起陸續轉為 LED 照明,燈號編排亦有所改動。
  • 在購入丹尼士 E500 時,港鐵亦購置 LED 尾燈並於 2008 年 6 月起陸續裝上。
  • 2009 年底起港鐵陸續翻髹本車型車身,換上白色底色及深淺紫色平行線的車身色彩。
  • 有鑑於車長投訴車尾鏡頭的可視角度不佳,港鐵遂由 2012 年起,陸續將鏡頭下移至太平窗下,懸空原來的鏡頭外框。
  • 車廂沿用九鐵傳統的湖水綠主調,上層大部份扶手柱均設電鐘按掣。
  • 車內的無間斷光管安裝於冷氣槽旁邊,扶手柱線條因而顯得筆直。
  • 2009 年中旬開始,本車型應運輸署要求於上層車頭加裝雙扶手。
  • 上層右排樓梯前裝有 2 排座椅,由於空間有限故首排座椅椅背較直。
  • #600 系屬首批上層車頭配安全帶的九鐵巴士,也是全港唯一座椅配有安全帶但不設頭枕。
  • 上層冷氣出風口採用撥扇式設計,送風能力較遜,冷氣槽另外配絨面包圍。
  • 上層車廂旁板同樣採用湖水綠色調,與座椅皮套顏色一氣呵成。
  • 上層尾排 5 個座位同屬闊凳,中間座位配有三點式安全帶。
  • 下層車廂格調與上層大同小異,留意電鐘按掣分散在下層扶手柱,並非每條均裝設。
  • 下層設有 30 個座位,低地台區同時設有 5 張座椅,當中左排佔 3 張。
  • 下車門旁邊設有全車唯一一張單人座位,編排與新巴同款車型一樣。
  • 輪椅停泊區位於樓梯後方,旁邊車窗裝有橫向扶手方便乘客站立。
  • 購自新巴的丹尼士三叉戟,早期並無翻新,車廂沿用新巴標準。
  • 部份配 Lazzerini 座椅的 #700 系,所有座椅均為無頭枕座椅。
  • 隨著港鐵展開翻新工程,本車型車輛陸續翻新至港鐵新標準。
  • 早期尚有少部份未翻新的 #700 系,原裝車廂佈局得以保留。
  • 留意 #701 車頭裝有半圓閉路電視鏡頭,是唯一採用彩色閉路電視鏡頭的 #700 系。
  • 上層尾排佈局與新巴年代相去不遠,僅尾窗上方標貼換成港鐵標準。
  • 上層首排已換上 Vogelsitze 頭枕座椅,座椅附有安全帶及採用新款座椅皮套。
  • 由於車廂不設電視屏幕,故樓梯組件相當簡潔,上方冷氣槽不設出風口。
  • 下層車廂仍沿用原裝新巴色絨面座椅皮套,地台亦未有翻新。
  • 下層採用的 Lazzerini 無頭枕窄凳,座椅之間的空隙較闊。
  • 下層右排首排低地台區座椅位於下車門後,惟因放腳位被車門組件阻擋,空間相當狹窄。
  • 輪椅停泊區同時能作企位空間,留意至港鐵年代鐘燈已換上 LED 款式。
  • 下層冷氣槽側沿用撥扇式出風口,車廂中部並設多個扶手吊環。
  • 下層尾排中間座椅因不設安全帶,故在兩旁加裝扶手柱。
  • 未翻新座椅皮套的 #700 系,太平門旁的窗框未設直立扶手柱。
  • 下車門上方新增 LED 鐘燈,其餘配置與新巴年代相若。
  • 2009 年起,港鐵陸續為 #700 系更換座椅皮套,當中逾半換上楓葉紋皮套。
  • 換上藍色主調的皮套,配上新巴原裝湖水藍扶手,令車廂色調看起來更趨一致。
  • 翻新後上層車頭已經裝上閉路電視鏡頭,鐘燈亦換上 LED 款式。
  • 上層尾排座椅同時換上楓葉紋人造皮皮套,中間座椅續不設安全帶。
  • 上層首排座椅已換為配安全帶的 Vogelsitze 座椅,屬整批車輛劃一配置。
  • 留意部份 #700 系轉投港鐵後,車內無間斷光管色調已轉為偏黃色調。
  • 上層車廂旁板並非翻新範圍內,款式與翻新前相同。
  • 樓梯同樣未有翻新,而新巴購入時的原裝紫色窗框仍保留下來。
  • 下層車廂座椅與上層同時翻新,轉用藍色主調的楓葉紋人造皮套。
  • 與上層不同,下層已換上綠色主調的防滑地台膠。
  • 翻新後車廂冷氣槽並無改動,仍維持原裝出風口。
  • 下層尾排座椅後方原本鋪有紫色隔熱板,在翻新時經已移去。
  • 留意地台翻新範圍只限於低地台區域,非低地台區域地台依然不變。
  • 下層車廂無間斷光管與上層同樣採用偏黃色色調,令車廂照明效果柔和。
  • 在翻新同時,太平門旁邊的窗框已增設直立扶手柱。
  • 轉投九鐵移去電視屏幕後,原來空間已由佈告板取代。
  • 由於移去電視系統,左前輪拱的母機亦騰空,成為車長的雜物箱。
  • 下車門上方的組件已換上 LED 鐘燈,與車內其他鐘燈款式相同。
  • #709 - 712, 718 - 730, 732 - 740, 746 原屬配 Scandus 座椅的新巴 #1600 系。
  • 部份 #700 系翻新後並無同時更換座椅皮套,仍然維持新巴色絨面皮套。
  • 翻新後上層首排已換上 Vogelsitze 頭枕座椅,車頭同時加裝雙扶手。
  • 上層尾排座椅佈局不變,依舊採用新巴時代的標準。
  • 留意上層右行首 2 排地台已經翻新,款式與下層地台一致。
  • 部份車輛的無間斷光管在後來換上較光的白色光管,但並非全車悉數更換。
  • 部份車輛早期僅翻新下層地台,座椅皮套至後期才更換。
  • 換上淺綠色防滑地台膠後,地台色調更配合扶手柱顏色。
  • 翻新工程並不包括冷氣槽,冷氣槽側面的撥扇式出風口續獲保留。
  • 部份車輛下層尾排維持原來設計,僅於座椅旁邊設有 1 條扶手柱。
  • 下層右行的暖氣管從車廂通道繞至輪椅停泊區,該處亦屬地台翻新範圍。
  • 車門採用 Deans 出品,在換上 LED 鐘燈的同時,關門警告聲亦已更改。
  • 儀錶板設計相當簡潔,客燈按掣主要編排在左方,車門開關及電池總掣則靠在窗旁。
  • 駕駛室上方左起是車用咪高風、冷氣控制母板、空置機盒及無線電控制器。
  • 駕駛室前方除設燈號及 Hanover 電牌控制器外,亦有無線電遙控及閉路電視屏幕。
  • 巴士已採用電子屏幕顯示車資,並連接八達通機直接輸出車資,更便利車長操作。
  • 配 Scandus 座椅的 #700 系在 2008 年底開始翻新,至 2010 年大致完成。
  • 所有配 Scandus 座椅皮套車輛在翻新後,悉數換上深藍色楓葉紋人造皮套。
  • 大部份車輛車頭裝有相中所示的方形閉路電視鏡頭,。
  • 上層右行首 2 排座椅地台已經翻新,部份更早於翻新座椅前完成。
  • 在裝上閉路電視鏡頭後,車頭的潛望鏡仍然保留,只是連接駕駛室的管道已經封上。
  • 上層冷氣槽並無翻新,而在零件替換下,部份光管已換上白色色調。
  • 上層尾排翻新後,冷氣槽及冷氣管道仍維持原來款式。
  • 下層尾排除移去隔熱板外,相中中間座椅左邊亦加裝 1 條扶手柱。
  • 留意車廂扶手柱及電鐘按掣,在翻新座椅及地台同時維持不變。
  • 完成翻新後,下層除了原裝扶手柱及紫色窗框外,新巴格調所剩無幾。
  • 冷氣槽側面維持撥扇式出風口,底部兩側續用排口送風。
  • 2012 年暑假起本車型陸續於輪椅停泊區加裝橫向扶手,加強保護右排首行乘客。
  • 原為新巴 #1416 - 1421 的 11.3 米丹尼士三叉戟,上層僅較 10.6 米多 2 個座位。
  • 上層設有 53 個座位,全數為 Scandus 無頭枕座椅,與部份 10.6 米 #700 系同款。
  • 翻新後上層車頭加裝閉路電視鏡頭及轉用 LED 鐘燈,旁邊的潛望鏡已形虛設。
  • 上層尾排座椅不設手枕,留意後方的標誌款式與 10.6 米 #700 系有所不同。
  • 上層首排座椅已轉用 Vogelsitze 頭枕座椅,所有座椅亦已轉用深藍色楓葉紋人造皮套。
  • 樓梯後方早在新巴年代設有電視屏幕,易手至九鐵前已移去屏幕及支架。
  • 下層車廂佈局不變,除更換座椅皮套外,下層亦已翻新成淺綠色防滑地台膠。
  • 對比 10.6 米版本,11.3 米在下車門後方加設 3 張座椅,令低地台區座椅增至 5 張。
  • 下車門旁邊的單人座椅空間較為狹窄,同時不設手枕。
  • 在翻新下層地台的同時,連帶輪椅停泊區旁的暖氣槽亦一併翻新。
  • 車廂沿用新巴年代偏黃色調的光管照明,另外冷氣出風口並無改動。
  • 相中左起第 2 張及第 3 張之間的扶手屬翻新時新加,另一條則屬原裝扶手。
  • 易手至港鐵後下層樓梯後方的屏幕空間改為通告欄,並張貼多張告示提醒乘客。
  • 下車門組件承襲新巴時期,連帶旁邊的輪拱也續沿用紫色,未見翻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