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巴篇利蘭奧林比安空調十點四米

CTB Leyland Olympian (A/C) 10.4m

最後修訂日期︰15/10/2015

 

車型介紹

  城巴在 1980 年末先後引入 12 米及 11 米版利蘭奧林比安空調後,再於 1992 年引入 34 部 10.4 米版車輛,以配合城巴在 1993 年從中巴手上再取得 26 條港島區路線專營權,當中包括多條行經路窄多彎路段的赤柱路線。

  本車型除了沿用單門上落外,機械配置及車身均與 11 米版無異,採用康明斯 (Cummins) LT10 引擎、ZF 波箱及亞歷山大車身。值得一提,本車型為城巴首批在本港裝嵌車身的車輛,有別過往先在海外裝嵌再以水路付運的方式,而是委託九巴在屯門巴士裝嵌廠裝嵌。

(... 閱讀更多 )

 

車型剪影

 

車型規格

車型資料Olympian 10.4m
底盤建造Leyland Olympian
車身建造Walter Alexander Type RH
車輛體積10448 x 2450 x 4376 mm
總載客量
#206 - 220, 226 - 238114 人
#205, 221 - 22586 人
上層座位49 人
下層座位37 人
下層企位
#206 - 220, 226 - 23828 人
引擎型號Cummins LT10-B245 ( 10014c.c. )
最大馬力245hp @ 1900rpm
最大扭力1050Nm @ 1250rpm
波箱配置ZF Ecomat 4HP500( 4 前速)
座椅配置
#205春山牌 CS00322-IA 型 + Lazzerini 配頭枕
#206 - 220, 226, 228, 230,
232 - 234, 236
Lazzerini 配塑膠頸枕
#221春山牌 CS00322-IA 型 + Lazzerini 配塑膠頸枕
#227, 229, 231, 235, 237, 238Lazzerini
牌箱配置
#206-212, 217-226, 228, 230,
232-234
LiteVision 綠色磁翻板顯示屏
#213 - 216, 236捲軸布牌 + LiteVision 黃色磁翻板顯示屏
#205, 221, 227, 229, 231, 235,
237, 238
捲軸布牌 + Vultron 黃色磁翻板顯示屏
登記年份
#2051992 年
#206 - 2381993 年
車型總數34 部
本車型已於 2015 年 6 月悉數退役
 

車型面面觀

  • 本車型主要採用藍色或黃色扶手柱,當中部份配黃色扶手柱的車輛座椅不設頸枕。
  • 採用藍色扶手柱的車輛中,除 #213 - 216, 236 採用布牌及 LiteVision 數字牌外,其餘均採用 LiteVision 電牌。
  • #227, 229, 231, 235, 237, 238 座椅不設頸枕,並採用布牌及 Vultron 數字牌。
  • 本車型屬單門上落,寬闊的車門中間以扶手柱分隔,原意希望分隔上下車的乘客。
  • 相對 11 米版,本車型上層同設 7 節車窗,惟第 3 節車窗僅屬細窗。
  • 本車型油缸位於底盤中間兩邊,相對 12 米版入油位位置較低,並無緊貼中軸輪拱。
  • #205 早期髹上與 #18 同款的城巴租賃廣告,車尾牌箱亦在改裝後相應下移。
  • #221 改裝規格與 #205 相同,留意兩車車尾尾燈已非利蘭原裝款式。
  • 上層矮身擋風玻璃設計,與之前改裝成開篷巴士的 11 米利蘭奧林比安空調 (#190 - 192) 相同。
  • 縱然城巴近年多以富豪車輪替代利蘭車輪,但 #221 退役前仍保留利蘭原裝「牛油盅」。
  • #205 出牌時全車採用頭枕絲絨座椅,其後改裝時將上層座椅換為人造皮皮套。
  • 上層座椅數目改裝後不變,惟 #221 採用塑膠頸枕,與 #205 有別。
  • 上層尾排下方的冷氣入風口經已覆蓋,並改置地台照明燈。
  • 由於上層原裝喇叭隨冷氣槽移去,部份座椅底部加裝喇叭方便團體租用。
  • 為保障上層尾排乘客安全,城巴在改裝時特意加高尾排欄杆至 4 行。
  • 2008 年起,城巴先後將兩車下層座椅的絲絨皮套,悉數換為新巴色人造皮皮套。
  • 2010 年為解決上層座椅坐墊發霉的問題,城巴遂將兩車上層座椅轉為春山牌座椅。
  • 轉用的春山牌座椅款式與 #190 - 192 相同,僅座椅表面轉為藍色,且不設活動手枕。
  • 除了更換上層所有座椅外,上層地台亦同時翻新,解決下層車廂滲水問題。
  • 座椅後方本設透明膠板覆蓋,至投入服務時已移去避免雨後水氣積聚。
  • #205 由於曾長期被旅行社租用,故座椅曾印有編號,後已移去。
  • 更換座椅後,靠近通道座椅不設活動手枕,惟尾排中間座椅不設活動手枕或安全帶。
  • #205 改裝初期下層座椅維持不變,沿用絲絨皮套及配有頭枕。
  • 由於下層座椅均為闊凳,故車廂通道略為狹窄,扶手柱則採用淺藍色。
  • #221 下層沿用 Lazzerini 配塑膠頸枕座椅,僅於 2008 年轉用人造皮皮套。
  • 下層尾排中間座椅只設活動手枕,與下層其他靠近通道座椅相同。
  • 相比 #205,#221 下層冷氣入風口至尾排之間的冷氣槽增設多 2 排出風口。
  • 兩車下層尾排上方冷氣槽均設有多個獨立「波仔」出風口,送風能力不俗。
  • 冷氣入風口位於下層車廂中部,照明光管則裝在入風口側面。
  • 風閘入風口會於拉下手掣時開啟,將下層冷氣抽入再吹出,留意相中的電鐘按掣只見於 #205。
  • 半開放式梯間的簷篷底裝有照明燈,從此角度看可清晰看到弧形的風閘。
  • 兩車改裝時已重鋪梯級並加裝去水口,但大雨時雨水仍難免下湧至下層車廂。
  • 由於上層地台去水口並無貫穿車身,故積水會沿管道連接至樓梯旁板通往車底排走。
  • 下層太平門旁邊設有另一條上層排水管道,留意下層天花及飾板改裝時均未有翻新。
  • #205 的八達通系統在改裝為開篷巴士時已拆除,波掣續裝設在儀錶板左側。
  • 至於 #221 仍保留八達通系統,門掣則位於士撻掣旁,而非 #205 位於手掣後方。
  • 兩車沿用捲軸布牌及 Vultron 黃色磁翻板顯示屏,閉路電視除倒車外均連接上層車頭鏡頭。
  • 手掣後方設 3 行按掣,依次為水撥掣(左右手撥可獨立操作)、客燈按掣及司機位燈與錢箱掣。
  • 所有隸屬專利部及配藍色扶手柱的車輛,車內均採用 Lazzerini 頸枕座椅。
  • 上層扶手柱左右隔行梅花間竹裝設,每條扶手柱均設電鐘按掣。
  • 在服役晚期,部份車輛已轉用 LED 鐘燈,旁邊的報站機屏幕屬早年加裝。
  • 上層尾排座椅由於與後方太平窗距離較遠,故仍設頸枕。
  • 上層扶手柱礙於座椅闊度所限需斜向接向天花,另外喇叭則裝設在天花。
  • 上層無間斷光管沿冷氣槽側鋪設,冷氣槽底部則設有球形出風口。
  • 下層底部內拱的冷氣槽設計闊平,惟由於車廂中部設冷氣入風口,令車廂空間感大減。
  • 下層座椅與上層同樣配頸枕,下層企位主要依靠扶手柱,扶手吊環數目不多。
  • 車門上方仍然裝有光管,旁邊透明膠板上緣裝有窗簾,惟較少乘客使用。
  • 冷氣入風口以扶手柱包圍,扶手柱上亦設電鐘按掣方便乘客。
  • 冷氣槽底部兩邊及側面裝有球形出風口,確保車廂冷氣充足。
  • 下層尾排座椅均設頸枕,中間座椅雖不設安全帶惟旁邊裝有手枕。
  • 冷氣入風口側面裝有光管補充照明,左右行冷氣入風口下方同設 3 排座椅。
  • 左前輪拱上見有凸出組件收合頭軸轉向組件,上方設 4 張橫向座椅。
  • 部份車輛扶手柱的電鐘按掣仍為相中的紅色撥掣,甚具城巴早年特色。
  • 對頭位之間的窗框最初不設垂直扶手柱,其後在翻新車廂時陸續加裝。
  • 尾排上方冷氣槽裝有 3 個獨立球形出風口,為該處提供充足冷氣。
  • 太平門上方天花已透薄,右行無間斷光管亦至太平門前方終止。
  • 隸屬專利部的車輛中只有 #227, 229, 231, 235, 237, 238 配黃色扶手柱,座椅不設頭枕。
  • 上層尾排座椅同樣不設頭枕,留意上層扶手柱並非斜向接向天花,而在接近頂端扭曲接向。
  • 上層樓梯口旁邊原預留空間張貼通告,惟已棄用,冷氣槽續用黑色外框,並採用球形出風口。
  • 由於車內不設電視系統,故樓梯旁板扶手柱設計簡潔,右行無間斷光管亦未有延伸至樓梯口。
  • 與同批車輛相比,本批車輛除座椅不設頭枕及扶手柱顏色外,座位編排並無分別。
  • 車內已鋪上淺藍色碎花防滑地台膠,下層冷氣槽設計不變。
  • 下層冷氣槽底部兩邊及側面均設球形出風口,另只有左邊冷氣入風口旁扶手柱設電鐘按掣。
  • 下層無間斷光管未能鋪設至冷氣入風口,該處照明略為不足。
  •